九零書寫:台灣電影經典的當代紀實文藝

九零書寫:台灣電影經典的當代紀實.前言

2017 年 12 月 17 日

吳念真、侯孝賢、楊德昌、陳國富、詹宏志

近年來,台灣電影於過去低迷的時代中竄起,也走進了香港社會的大眾語彙。《我的少女時代》同樣引領香港觀眾,領略台灣校園裡的青春情懷;2011年上映的《賽德克.巴萊》更磅礡地昇華弱小族群不屈饒的抗殖歷史,投射在香港政治,正肯定人民奮力抵抗霸權的存在意識。

電影文化流轉至不同地域,其在地意義可能移轉,甚至再生。香港大眾關注台灣電影,牽成這條文化遞移的軸線,其文化意義上多層次的展演,也早已悄然展開。本專題回看台灣的電影生態,敘寫這波觀影風潮中值得深究的細項。然而,我們回望1980年代「台灣新電影」以前的歷史印痕,因為由此我們更能探明當今台灣影業創作的靈感泉源。

台灣新電影屬於法國新浪潮電影風潮的延續,強調電影創作應有的藝術價值、意識活動,及反省歷史的參與能力。〈九零書寫:追尋靈光的年代——臺灣的文學與電影〉大幅度地討論戰後以來,台灣文學與電影於文本創作上的互文關係;〈以九零後視角談台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〉則聚焦八零年代之後,當代藝術的發展中得以窺見的新電影軌跡。恰巧,兩者皆呈現九零世代的觀影視角,同談新生代再讀經典的態度。

〈那些年,那些事──我眼中的「另一種電影」〉一文突破了理論文字評論電影的侷限,作者虛構出導演日常中傾談的私交,再透過細微的互動,甚至摩擦,藉以表達一般讀者不曾感受的親密體驗。這樣閱讀電影,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忠實。〈那些年,我的青春電影時代:淺談千禧年後的臺灣青春成長電影〉作為尾篇,作者選擇筆記式地書寫,連結散落在不同時序中的青春成長電影。「青春成長」除了指向特定的內容風格,我們也能發現,這類電影目前仍如青春期般試圖摸索出最佳的表現形式。

四篇由文學、藝術、貼實虛構與筆記紀實組成的專文,望能進一步充實香港社會對於台灣電影的跨域凝望。

下一則
2017 年 12 月 17 日

關於作者

學苑編輯委員會